一是果树类别与树龄。不同品种的果树价值不同,比如苹果树和梨树赔偿可能有差异。树龄也是关键,幼龄期、初果期、盛果期、衰老期的果树赔偿标准不同。一般盛果期的果树赔偿较高,幼龄期相对较低。
二是根据当地标准。各地政府会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物价水平等制定具体的果树征收补偿标准。可通过查询当地政府发布的征地补偿文件获取。
三是参考评价估计价格。若没有明确标准,会请专业评估机构对果树价值评估。评估时考虑果树生长状况、产量、市场行情报价等。比如一棵盛果期的苹果树,评估会结合其年均苹果产量、苹果市场行情报价等估算收益,以此确定赔偿额。
赔偿通常按棵数或亩数计算。按棵数赔偿,确定每棵果树赔偿单价后乘以果树数量;按亩数赔偿,先确定每亩赔偿金额,再依据被征收果园面积计算。
根据有关规定法律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土地征收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要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等因素。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补偿标准也有很大不同。经济发达地区补偿标准通常较高,可能达到每亩几万元甚至更高;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则可能每亩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除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外,征收农田还涉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地上附着物,如农田里的灌溉设施等,会按照其实际价值进行补偿;青苗补偿是对正处于生长阶段农作物的补偿,按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评估确定补偿金额。
所以,要明确某一具体高速公路项目征收农田的每亩补偿金额,需查询当地政府公布的区片综合地价及相关补偿政策。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要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等因素。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通常会根据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规格、数量等做评估定价。
对于农村村民住宅,应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此外,在确定补偿标准过程中,要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关部门应进行公告,听取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若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还应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结果修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