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粉系列
产品展示
麦芽糊精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pdf
发布时间: 2025-03-15作者: 芝士粉系列来源: 芝士粉系列

  《麦芽糊精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芽糊精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2、产过程中的精制工 艺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对原离子交换精制系统进 行调整, 在调节柱后, 增加大孔非极性吸附树脂 柱, 构成离子交换和吸附树脂精制系统 ; 脱色后 的糖液, 经离子交换柱后, 直接进入吸附树脂柱, 进一步去除杂质和异味, 然后送浓缩、 干燥系统加 工为糊精产品。采用了本发明技术方案处理糖液 的透光率平均由以前的 92.2提高到 96.2, 提 高了 3.28 ; 色度由平均小于 40Hz 提高到小于 15Hz ; 白度由平均 89提高到 92.5 ; 特别是产 品气味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原来的强酸碱味、 焦糊 味减轻到味轻或基本无味, 达到了客户的要求。 (51)Int.Cl. 。

  3、审查员 杜田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CN 101381417 B1/1 页 2 1. 一种麦芽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 其特征在于对原离子交换精制系统来进行 调整, 在调节柱后, 增加大孔非极性吸附树脂柱, 构成离子交换和吸附树脂精制系统 ; 脱色 后的糖液, 经离子交换柱后, 直接进入吸附树脂柱, 进一步去除杂质和异味, 然后送浓缩、 干 燥系统加工为糊精产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麦芽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工艺 中吸附树脂柱的工艺操作条件如下 : 进入吸附树脂柱的糖液浓。

  4、度 : 33 -35 ; 电导率 : 50s/cm ; 流量 : 树脂体积的 1.5-2 倍 / 每小时 ; 运行周期 : 处理量为树脂体积的 80-100 倍 ; pH 值 : 5.0-7.0。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麦芽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进 入吸附树脂柱的糖液电导率 50s/cm 的方法如下 : 加强监控, 保持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出料糖液电导率在 50s/cm 以下, 否则立即进行 再生 ; 将原离子交换精制系统中的阴离子树脂的运行周期由 16 小时降为 14 小时 ; 在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过程中, 严格控制树脂冲洗水的电导, 使树脂再生彻底 ; 改变原 。

  5、离子交换精制系统中的阴离子树脂的再生冲洗条件, 将冲洗水流速由 25m3/h 提高到 35m3/ h。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麦芽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工艺 中吸附树脂柱的再生条件如下 : 再生时机 : 当经除味树脂后的出料糖液 pH 值降到 5.0 以下或有异味时, 需要及时再 生 ; 解吸再生方法 : 利用 2的氢氧化钠溶液及 8的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 以 1-1.5BV/ h 流速顺流通过树脂床, 至流出液体无味, 然后使用去离子水冲洗, 以 2-3BV/h 流速顺流通 过树脂床, 至冲洗出水达到中性为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381417 B。

  6、1/4 页 3 麦芽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属麦芽糊精生产领域, 涉及麦芽糊精的精制工艺。 背景技术 : 0002 麦芽糊精是淀粉深加工的产品之一, 它是以淀粉浆为原料, 经控制低程度酶解而 制得的介于淀粉和淀粉糖之间的产品, 麦芽糊精广泛应用于糖果、 饮料、 食品、 医药、 化妆品 等行业, 也可做为分散剂、 稳定剂应用于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 0003 现有的糊精产品是以国标产品标准为主进行生产的, 其生产过程中也以满足国标 要求进行控制, 但随着食品、 饮料等用户对质量要求的提高, 原定产品标准的白度、 异味、 灰 分等指标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需要进一。

  7、步提高产品的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 0004 为了生产高标准的糊精产品, 必需对现有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进行改进, 以提高产品质量标准, 满足高端客户的质量要求。 0005 本发明人经大量测试分析发现, 糊精产品的异味来自于淀粉生产过程及糊精灭酶 工序中产生的异味, 其中也包括自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中带来的异味。 现有技术的 “阳离子交 换柱阴离子交换柱调节柱” 式的精制系统, 无法去除异味问题。 0006 为了去除原糊精生产过程中的异味, 并进一步提高糊精产品的白度、 色度等指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糊精精制工艺方法, 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对原离子交换精制系统进 行调整, 在调节柱后, 大。

  8、孔非极性吸附树脂柱, 构成离子交换和吸附树脂精制系统 ; 脱色后 的糖液, 经离子交换柱后, 直接进入吸附树脂柱, 进一步去除杂质和异味, 然后送浓缩、 干燥 系统加工为糊精产品。 0007 一般的大孔吸附树脂均有一定的除味作用, 但其效果有相当的差异, 本发明人对 吸附树脂的具体品种进行了认真评价后, 筛选出 DA201-C-II 和 XAD16 两种树脂, 作为本发 明工艺方法中优选使用的除味吸附树脂。 0008 以下是两种吸附树脂的性能测试实验 : 0009 除味吸附树脂品种 : 0010 XAD16 罗门哈斯提供 ; 0011 DA201CII 江苏苏青提供。 0012 外观 : 00。

  10、积每小时 ) 至无味液体 流出, 再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 0018 检测方法 : 静态吸附法、 动态吸附法 0019 检测用料液 : 电导 230s/cm, 干物 42。 0020 试验结果 : 0021 表 1 静态吸附吸附量比较 0022 型号树脂体积料液吸附量 XAD16100ml3700ml DA201CII100ml4300ml 0023 注 : 树脂吸附在室温下进行。 0024 动态吸附试验结果 : 0025 动态吸附时装柱量为 300ml, 柱高 30cm, 进料速度 2 倍树脂体积每小时, 料温为室 温。循环两次, 两次吸附量如下。 0026 表 2 动态吸附吸附量比较 0。

  12、 增加一个或多个并联 的除味树脂吸附柱。 0034 两个循环后树脂性能下降很快, 与吸附树脂进料糖液的电导过高有关, 由于检 测用糖液电导 230s/cm, 过高的电导严重影响了吸附树脂的吸附和再生。 0035 因此, 除优选性能优异的吸附树脂品种外, 在操作过程中应控制降低料液的电导, 保护脱味吸附树脂。 0036 经反复试验筛选, 本发明人确定, 本发明所述精制工艺中吸附树脂柱的工艺操作 条件如下 : 0037 进入吸附树脂柱的糖液浓度 : 33-35; 电导率 : 50s/cm ; 流量 : 树脂体积的 1.5-2 倍 / 每小时 ; 运行周期 : 处理量为树脂体积的 80-100 倍 。

  13、; PH 值 : 5.0-7.0。 0038 其中, 控制进入吸附树脂柱的糖液电导率 50s/cm 的方法如下 : 0039 加强监控, 保持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出料糖液 ( 即进入吸附树脂柱的料液 ) 电导 率在 50s/cm 以下, 否则立即进行再生 ; 说 明 书 CN 101381417 B3/4 页 5 0040 将阴离子树脂的运行周期由 16 小时降为 14 小时 ; 0041 在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过程中, 严格控制树脂冲洗水的电导, 使树脂再生彻底 ; 改 变阴离子树脂的再生冲洗条件, 将冲洗水流速由 25m3/h 提高到 35m3/h ; 0042 吸附树脂的再生条件 : 0043 。

  14、再生时机 : 当经除味树脂后的出料糖液 PH 值降到 5.0 以下或有异味时, 需要及 时再生 ; 0044 解吸再生方法 : 利用 2的氢氧化钠溶液及 8的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 以 1-1.5BV/h 流速顺流通过树脂床, 至流出液体无味, 然后使用去离子水冲洗, 以 2-3BV/h 流 速顺流通过树脂床, 至冲洗出水达到中性为止。 0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处理糖液的透光率平均由以前的 92.2提高到 96.2, 提高了 3.28; 色度由平均小于 40Hz 提高到小于 15Hz ; 白度由平均 89提高到 92.5; 特别是产品气味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原来的。

  15、强酸碱味、 焦糊味减轻到味 轻或基本无味, 达到了客户的要求, 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附图说明 : 0046 图 1 为麦芽糊精离子交换树脂及吸附除味树脂精制流程图。 0047 图中 : 1-96C 阳离子树脂交换柱, 2-120 阴离子树脂交换柱, 3-96C 调节柱, 4- 吸附 树脂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现将使用本发明所述离子交换和吸附树脂精制系统和精制工艺操作方法精制的 12 批料液的测试结果公开如下 : 0049 经除味树脂精制前后的效果对比表 : 0050 说 明 书 CN 101381417 B4/4 页 6 说 明 书 CN 101381417 B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

  本发明为一种麦芽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对原离子交换精制系统做调整,在调节柱后,增加大孔非极性吸附树脂柱,构成离子交换和吸附树脂精制系统;脱色后的糖液,经离子交换柱后,立即进入吸附树脂柱,进一步去除杂质和异味,然后送浓缩、干燥系统加工为糊精产品。采用了本发明技术方案处理糖液的透光率平均由以前的92.2%提高到96.2%,提高了3.28%;色度由平均小于40Hz提高到小于15Hz;白度由平均89%提高到92.5%;特别是产品气味有了明显的提高,由原来的强酸碱味、焦糊味减轻到味轻或基本无味,达到了客户的要求。

  1.一种麦芽糊精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对原离子交换精制系统来进行调整,在调节柱后,增加大孔非极性吸附树脂柱,构成离子交换和吸附树脂精制系统;脱色后的糖液,经离子交换柱后,直接进入吸附树脂柱,进一步去除杂质和异味,然后送浓缩、干燥系统加工为糊精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麦芽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工艺中吸附树脂柱的工艺操作条件如下:进入吸附树脂柱的糖液浓度:33%-35%;电导率:≤50μs/cm;流量:树脂体积的1.5-2倍/每小时;运行周期:处理量为树脂体积的80-100倍;pH值:5.0-7.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麦芽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进入吸附树脂柱的糖液电导率≤50μs/cm的方法如下:①加强监控,保持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出料糖液电导率在50μs/cm以下,否则立即进行再生;②将原离子交换精制系统中的阴离子树脂的运行周期由16小时降为14小时;③在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过程中,严格控制树脂冲洗水的电导,使树脂再生彻底;改变原离子交换精制系统中的阴离子树脂的再生冲洗条件,将冲洗水流速由25m/h提高到35m/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麦芽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工艺中吸附树脂柱的再生条件如下:①再生时机:当经除味树脂后的出料糖液pH值降到5.0以下或有异味时,需要及时再生;②解吸再生方法:利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及8%的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以1-1.5BV/h流速顺流通过树脂床,至流出液体无味,然后使用去离子水冲洗,以2-3BV/h流速顺流通过树脂床,至冲洗出水达到中性为止。

  麦芽糊精是淀粉深加工的产品之一,它是以淀粉浆为原料,经控制低程度酶解而制得的介于淀粉和淀粉糖之间的产品,麦芽糊精广泛应用于糖果、饮料、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也可做为分散剂、稳定剂应用于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

  现有的糊精产品是以国标产品标准为主进行生产的,其生产过程中也以满足国标要求进行控制,但随着食品、饮料等用户对质量要求的提高,原定产品标准的白度、异味、灰分等指标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要求。

  为了生产高标准的糊精产品,必需对现有糊精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满足高端客户的质量要求。

  本发明人经大量测试分析发现,糊精产品的异味来自于淀粉生产过程及糊精灭酶工序中产生的异味,其中也包括自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中带来的异味。现有技术的“阳离子交换柱—阴离子交换柱—调节柱”式的精制系统,无法去除异味问题。

  为了去除原糊精生产过程中的异味,并进一步提高糊精产品的白度、色度等指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糊精精制工艺方法,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对原离子交换精制系统做调整,在调节柱后,大孔非极性吸附树脂柱,构成离子交换和吸附树脂精制系统;脱色后的糖液,经离子交换柱后,立即进入吸附树脂柱,进一步去除杂质和异味,然后送浓缩、干燥系统加工为糊精产品。

  一般的大孔吸附树脂均有一定的除味作用,但其效果有相当的差异,本发明人对吸附树脂的具体品种进行了认线两种树脂,作为本发明工艺方法中优选使用的除味吸附树脂。

  XAD16活化使用1%NaOH溶液浸泡10小时,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解吸使用1%NaOH溶液冲洗(速度2倍树脂体积每小时)至无味液体流出,再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

  DA201—C—II活化使用1%NaOH+1%NaCl溶液浸泡10小时,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解吸使用1%NaOH+1%NaCl溶液冲洗(速度2倍树脂体积每小时)至无味液体流出,再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

  动态吸附时装柱量为300ml,柱高30cm,进料速度2倍树脂体积每小时,料温为室温。循环两次,两次吸附量如下。

  ①吸附后的出料糖液无刺鼻气味,效果良好,应在调节柱后,增加一个或多个并联的除味树脂吸附柱。

  ②两个循环后树脂性能下降很快,与吸附树脂进料糖液的电导过高有关,由于检测用糖液电导230μs/cm,过高的电导严重影响了吸附树脂的吸附和再生。

  因此,除优选性能优异的吸附树脂品种外,在操作过程中应控制降低料液的电导,保护脱味吸附树脂。

  经反复试验筛选,本发明人确定,本发明所述精制工艺中吸附树脂柱的工艺操作条件如下:

  进入吸附树脂柱的糖液浓度:33%-35%;电导率:≤50μs/cm;流量:树脂体积的1.5-2倍/每小时;运行周期:处理量为树脂体积的80-100倍;PH值:5.0-7.0。

  ①加强监控,保持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出料糖液(即进入吸附树脂柱的料液)电导率在50μs/cm以下,否则立即进行再生;

  ③在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过程中,严控树脂冲洗水的电导,使树脂再生彻底;改变阴离子树脂的再生冲洗条件,将冲洗水流速由25m3/h提高到35m3/h;

  ①再生时机:当经除味树脂后的出料糖液PH值降到5.0以下或有异味时,需要及时再生;

  ②解吸再生方法:利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及8%的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以1-1.5BV/h流速顺流通过树脂床,至流出液体无味,然后使用去离子水冲洗,以2-3BV/h流速顺流通过树脂床,至冲洗出水达到中性为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处理糖液的透光率平均由以前的92.2%提高到96.2%,提高了3.28%;色度由平均小于40Hz提高到小于15Hz;白度由平均89%提高到92.5%;特别是产品气味有了明显的提高,由原来的强酸碱味、焦糊味减轻到味轻或基本无味,达到了客户的要求,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图中:1-96C阳离子树脂交换柱,2-120阴离子树脂交换柱,3-96C调节柱,4-吸附树脂柱。

  现将使用本发明所述离子交换和吸附树脂精制系统和精制工艺操作方法精制的12批料液的测试结果公开如下:

相关新闻
    • 订阅号

    •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