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随着三大战役结束,中国还有一半领土尚未解放。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做出表态,认为在这样一个时间段“急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也就没有太多意义了”。
在他看来,大陆反而可通过这两地尤其是香港的原来地位来发展海外关系和进出口贸易。当然,总体还是要看形势发展再作最后决定。
而等到建国前夕,周恩来也提出,只要港英政府能够很好地遵守“香港不能用作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基地”、“不许进行旨在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威信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港人员一定得到保护”三项条件,那么香港就可以长期维持现状。这也成为了特殊情况下中英之间的约定。
在往后的几十年光阴里,中方也从始至终保持着主权问题不可讨论、管理问题能做协商的态度。
1974年5月25日,已经81岁的毛主席在自己的书房里接见了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领袖爱德华·希思。当时同样在场的还有周恩来和。
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也短暂提过香港的问题。毛主席从周恩来口中得知距离九龙地区租期期满还有24年,也表示到时要怎么办,再来一起做商量。
随后,他又抬起手臂,指着就坐在他身边不远处的时年70岁的说道:“香港回归是你们的事情了”。
毛主席、周恩来等人,早在新中国诞生之前,就慢慢的开始考虑香港问题。
1946年12月,在西方记者的采访中,毛主席就谈到了香港问题。他表示,目前中国许多地方都没有管理好,并不急于立刻收回香港。香港的问题到时候可以协商来解决。
后来,面对苏联代表米高扬的询问,毛主席也向其系统介绍了在香港问题上的立场与主张。他指出,中国还有一半的领土尚未开放,而香港问题显然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去灵活解决,这样一个时间段提出来没有过大的意义。
而后来,出于稳定香港政治局势、进行统战工作和争取港澳华侨投资等需要,毛主席和周恩来也都分别做出过明确表态,认为现在控制香港反而不利于世界贸易和我方同世界贸易的关系。
相反,让目前还在英国统治下的完全按资本主义制度办事的香港化为经济上对我们有用的港口才是我们要去做到的事情。
周恩来在期间还特别做出过强调。他表示,香港主权未来一定会收回,这是新中国在国家主权上的严正立场。但他也指出,香港与内地不同,因此在对待香港的政策上显然也要与对待内地的政策不一样,这不是简单照抄的问题。
从这里也能够准确的看出,尽管毛主席、周恩来等人出于大局的需要,暂时搁置了香港问题的解决,但早在这样一个时间段,他们就已经就香港问题的解决确定了一些基础思想和方针政策,为之后人解决香港问题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1974年的时候,毛主席81岁,周恩来76岁。在这一年,他们又一次谈到了香港的问题。
毛主席认为,九龙租期还有24年,到时候怎么办,中英双方再做商量。而显然,当时,他们也已经不在这一个位置上了,所以他特地指着刚满70岁的,“是你们的事情了”。
1977年,历经坎坷,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复出。而在众多工作都堆积在案头的时候,他也没有忘了关注香港问题的解决。
在次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那就是“实现祖国统一”。显然,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都在讨论行列。
其中,香港因有“九龙将在1997年租期期满”的前提,其主权问题势必会被最早讨论,而香港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会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加速我国对澳门问题和的研究。
而在这样一个时间段,英国作为利益方,也开始对我国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进行不断试探。1979年的时候,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就专程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苏州厅向提出了关于香港“续约”的要求。
当明确告诉他“中国届时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权”的时候,他又以“香港人会担心”来做试探和威胁,但还是继续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强硬态度。
他强调,香港一直会被当作一个特殊地区和特殊问题来处理。为了让投入资产的人放心,他还特别指出。本世纪和下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都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
而随后,中国政府也加快了制定对港政策的步伐,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更是先后几次派人到香港当地考验查证,自己也多次约见香港各界人士、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
期间,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和重大突破,那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在的努力下,中英两国政府在1982年就开始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接触。
这一年的9月,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了专程前来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这是英国政界的一位铁腕人物,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尤以强硬著称。
在此次访华之前,撒切尔就率先声明,近代时期签订的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但也强硬地给出了回复,“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肯定要收回来”。
紧接着,他又对自己的发言做了补充,他表示,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还有香港岛和九龙,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一点回旋余地。
然而,撒切尔夫人依然坚持对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甚至开始以收回香港会出现“灾难性影响”来做威胁。
但显然,这样的威胁不会改变在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和态度。他表示,那么中英两国政府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要作出如何避免这种灾难的决策。他强调,中方会制定出收回香港后应该实行的以及能为各方面所接受的政策。
而之后,中英两国政府也开始就香港问题的解决展开了长达两年多、共计22个回合的谈判与较量。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在逐渐完备自己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使其越发趋于成熟,这也使得,当他的谈话具有充分说服力,且中国政府不改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立场的时候,英国当局也在开始转变自己的态度。
最终,1984年12月,在中英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政府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在这一天将香港交还给中国的联合声明也正式落实了下来。
《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香港也进入了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前的过渡时期。尽管期间也曾发生过一些小插曲和小波澜,但最终也没影响到大的局势的变化。
在1997年7月1日,在中国人的主持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顺利举行,香港也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