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延伸系列
产品展示
电动车新国标11月执行!去掉脚蹬子加后视镜但有一争议点依旧在
发布时间: 2024-12-14作者: 芝士延伸系列来源: 芝士延伸系列

  早在2024年9月19日,工信部等多部门,对最新修订的《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国标”)公开征求意见。

  另外,自11月1日起,不符合国标等规定的电动车将禁止生产销售,即使流通也无法上牌。

  但是,相比现行国标,新国标有哪些变化呢?不合规的旧车会被“强制”报废吗?新国标实行后电动车会不会涨价?

  相比现行史上最严国标,新国标将迎来五大变化,车主具体要注意些什么点呢?请看详细分析。

  第一,无用“脚蹬子”即将下线。脚蹬子能够说是电动车最“鸡肋”的设计,长期以来备受嫌弃。

  在2018年的老国标中,脚蹬子是强制性配置,但装上之后发现,有电时用不上,没电时蹬不上。

  更奇葩的是,脚蹬子不仅是个摆设,还会经常打到脚,可为什么之前一定要装脚蹬子呢?

  其实是因为在专家眼中,脚蹬子就像电动车的身份证,只有装上它才能证明,电动车不是摩托车,而是电动自行车。

  然而,正是靠专家的“突发奇想”,脚蹬子成为最一无是处的零部件,还造成了巨额浪费。

  北斗“上车”后,你不仅能24小时监控车辆位置,还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有无偷车。

  北斗另外一大功能是助力电动车停放管理,近年来,电动车乱停乱放、入户充电等引发火灾屡次发生。

  比如,2023年4月,北京周某私自在家中给电动车充电,结果夜间发生爆炸,最后导致两人死亡。

  老国标中明确规定,电动车高度不允许超出1.1米,那么为了车辆整体最大化,商家自然不会因两个小小的后视镜,调低高度。

  这也意味着只要你自己安装,整车高度必定要超出规定,那么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后视镜的设计初衷是方便观察后方车辆距离,注意后排乘客,尤其是载小孩的时候,有后视镜就不用老是回头。

  而新国标这次也听“劝”了,明确提到鼓励安装后视镜,这相当于为驾驶员后背装了一双眼睛,能有效预防追尾等交通事故。

  第三,整车重量提高到63公斤。现行国标规定,电动车重量不允许超出55公斤,这样车骑起来比较轻巧方便,但续航是个很大的问题。

  按照现行标准,如果想要安装不容易自燃的铅蓄电池,电动车充一次电只能跑40公里左右。

  但调查显示,超过50%的消费者希望电车充满电后,续航能达到70公里以上。

  还有很多快递员、外卖员呼吁,电动车作为谋生交通工具,最好能够将整车重量提高到65公斤到70公斤。

  而面对争议跟群众呼声,工信部的意见征求也回应了,未来电动车整车重量有望提高到63公斤,这更好地满足了花了钱的人提升续航的需求。

  另外相比锂电池,铅蓄电池稳定性更高,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也不容易发生爆炸、燃烧等事故。

  新国标实行后,铅蓄电池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不仅能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更多选择,还给铅蓄电池这一夕阳产业带来一线生机。

  第三,提高防火性能。比如,新国标规定,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使用塑料原件。

  而非金属材料,则要求必须继续提升防火性能,包括使用阻燃能力更强的材料等等,这显然是想从源头上减少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

  单是2023年,电动车火灾事故就达到了2.3万起,而在两年前,这一数据还只是1.8万起。

  也就是说,电动车火灾事故年增长率已达到20%。不仅电动车火灾事故数量增多,严重程度也在逐年攀升。

  2021年至2023年,电动车火灾在全年较大火灾中占据的比例,早已从2021年的5.9%上升至2023年的12.7%。

  不难看出,从生产上加强防范电动车火灾,慢慢的变成了重中之重,而新国标对该问题的回应,恰恰是本次修订的最大亮点之一。

  第四,加强防篡改功能。现有很多法律和法规明确提到,不得私自对电动车进行改装,然而现实中,各种明码标价的改装乱象频发。

  因此,本次新国标专对于容易被篡改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进一步细化、加强防篡改规定。

  先来看电池组,其中规定生产商,不得预留任何更改电池的接口或者线路,这相当于从源头上切断篡改。

  并且,电池需要有充放电互认协同功能。换句话说,只有电池跟充电器适配的情况下,才可以充电。

  这意味着消费者不能随意混用充电器或电池,改装者没有很好的方法私自安装更大的电池。

  其次是控制器,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像私下换电池这种只是小儿科,现在更高明的改装技术是利用互联网等技术,私自修改充电模式等等。

  因此,新国标进一步强化对控制器的限制,比如一经发现车辆的输电电压超过规定,那么整车就会被锁住无法骑行。

  还有明确提到,不可以通过解码器、物联网技术等进行改装,可见本次防控制器篡改的覆盖面,是比较广的。

  最后是限速器防篡改,新国标分别从软件层面跟硬件层面下手,制定了多项防篡改规定,还配有测试限速的设定。

  现行国标规定,电动车最快速度不超过25km/h,而新国标中这点没改,这是很多老百姓没办法理解的。

  只要平均速度加快1%,那出现致命事故的可能性就会提高4%,可见对车辆进行限速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电动车速度安全阈值是如何测试出来的。

  因为电动摩托车的速度,最快能够达到50km/h,如果仅仅是为了安全,那么电动摩托车的速度是否也应该下调?

  还有对于很多车主来讲,买电动车是为了方便出行,然而按照限速规定,电动车骑起来跟自行车的体验感其实也大差不差。

  即使你看到表盘上最高速度不超过25km/h,但实际上行驶速度,可能达到50km/h甚至更高。

  事实上,自从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有很多老百姓担心,这是不是在逼大家换新车?

  加上能预见的是,未来电驴大军会促进壮大,因此为防范交通事故,有必要及时出台更安全的规范。

  同时通过对一些电动车的标准做调整,可以为老百姓在车辆续航等方面,提供更多选择。

  但是,现有不符合新国标规定的电动车,该何去何从?会不会被强制报废呢?对此消费者不用过于担心。

  在新国标正式出台,或者施行之前购买的电动车,并不在新国标的约束范围以内,即法不溯及既往。

  同时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对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进行回收或者报废处理,因此大家现有的电动车,不会因为新国标而被淘汰。

  不过考虑到安全需求,地方能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以旧换新、报废补贴等各种方式,来鼓励消费者更换新的电动车。

  这样一来,不仅不会让我们消费者的钱打水漂,还可以逐步淘汰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

  等到正式对外发布之后,生产商将会获得6个月的过渡期,这一段时间可以用来设计、生产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以满足市场的期待。

  况且对于生产商而言,每一次新规的出台,都意味着行业大洗牌,其中蕴藏着许多商机。

  那么随着性能一直在升级,电动车价格会不会突然上涨?需不需要趁现在先买为强呢?

  从征求意见稿来看,新国标确实要求未来电动车要增加北斗定位等各种功能,这些升级会导致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上涨。

相关新闻
    • 订阅号

    •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