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制芝士系列
产品展示
融入中国味道的法式手艺
发布时间: 2024-05-14作者: 原制芝士系列来源: 原制芝士系列

  在北京昌平区,有一间不算大的奶酪工坊——北京布乐奶酪坊。“布乐”取自法语单词bleu,代表蓝色,是蓝纹奶酪的名字,也是象征法国的颜色之一。奶酪坊的创始人刘阳被称为“将法式奶酪引入中国的开拓者”,十几年来,他从始至终坚持使用法式传统工艺制作天然手工奶酪,并致力于用本地原料和气候环境缔造中国风土的奶酪。

  刘阳与手工奶酪的“邂逅”要追溯到2005年,那时他在法国科西嘉岛留学,因为大学城的房子已经被租满,他便住在了学校附近的农村。在那里,让刘阳倍感享受的不仅有乡村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有悠闲自在又纯粹的生活方式。刘阳的邻居是两兄弟,经营着一个奶酪作坊,每天在山坡放羊,挤羊奶做奶酪。与他们熟识后,刘阳受邀品尝了人生中第一块纯手工奶酪。“口味复杂、丰富,回味悠长,跟超市里的工业统制奶酪相比有种‘野蛮’的魅力”,他回忆道。从那以后,刘阳经常去奶酪坊帮忙,从最基础的搅牛奶开始,慢慢接触和了解到手工奶酪复杂而讲究的整个制作流程与工艺。这一过程需要耐心,也很治愈。渐渐地,他不仅爱上了不一样的种类的手工奶酪,自己也能亲手做出一块块白灿灿的鲜奶酪了。

  据刘阳介绍,奶酪大体可分为工业奶酪和手工奶酪。工业奶酪多是大众口味,规规矩矩,质量稳定;手工奶酪则是奶酪制作流程与工艺的高质量体现,同一款奶酪可以因不同地域、工坊和匠人做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从成分上,奶酪又分为原制(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前者由纯奶直接制作而成,后者则是为满足消费者对于口感等要求,在原制奶酪基础上进行再加工,通常会使用添加剂。

  当时的刘阳攻读的是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即将面临毕业回国工作。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很享受制作奶酪时的专注与踏实。“与其朝九晚五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做真正喜欢的事情”,刘阳决定回国后开一间法式奶酪工坊,让更多人尝到正宗的传统手工奶酪。为此,在拿到两个硕士学位后,他又专门去当地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系统地学习了奶酪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007年,刘阳回到北京,真正开始了创建奶酪坊的准备工作。基于个人兴趣、能力和追求,他选择的是手工天然奶酪这样一种高端的产品定位,而这同时也代表着需要面对在奶酪制作中因地域、原料不同而随时会出现的不可控局面。

  刘阳于是开始了“奶酪实验”。从找奶源到选设备,每一步都亲力亲为。温度、湿度、器皿等因素都会影响手工奶酪最终的质量和口感。他要不断用眼睛观察凝乳形状,凭触感来判断发酵程度,时刻保持严谨。失手的时候也不少:不该有纹路的奶酪在内部生出蓝纹、原本该长白毛的奶酪长出了红毛……一次次的试错为刘阳积累了经验,他逐渐改良优化工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适应本地风土环境的制作手法。

  2009年,“北京布乐奶酪坊”正式成立。最初,店内主打的奶酪有三种,都是刘阳经过多次实验、严格质检后才稳定下来的品类。他首先在自己的法国朋友圈里做了推介,大家品尝后纷纷赞叹,惊喜地表示没想到在中国还能吃到家乡奶酪店里手工奶酪的品质。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订单纷至沓来,布乐奶酪在在华外国人和西餐厅的圈子里火了起来,他甚至获得了“奶酪先生”的称号。

  “奶酪和葡萄酒一样,讲究风土”,除了为外籍友人供应奶酪,刘阳更希望“将法国的这种饮食文化在中国本土落地、生长、结果,最终获得一种国际化的产物”。由于是北京的气候和牛奶所缔造,刘阳研制的多款奶酪都拥有北京范儿的名字,比如“北京灰”“北京蓝”等。2015年,刘阳参加了法国图尔世界奶酪大赛,他的两款奶酪都获得了金奖,其中一款便是“北京蓝”蓝纹奶酪。这也是中国奶酪首次参加国际大赛并夺金;2019年,刘阳再次获奖,这次的“金牌得主”牦牛多姆奶酪是他深入青藏高原附近藏区,在当地牧民的帮助下亲手发酵制作而成。“牦牛是珍稀牛种,奶质比较特别,90%都在中国境内,这款牦牛奶酪自然也充满了中国地域文化特色”,刘阳说。

  随着个人技术的不断娴熟,刘阳开始尝试在保留根本的法式工艺基础上,在奶酪中融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例如,我们会用中国特有的‘女儿红’黄酒去做洗皮奶酪,与法国惯用的啤酒、白葡萄酒或盐水都不同,‘女儿红’的酒香洗出的是独有的美妙风味。”刘阳还谈到他们近几年研发的“陈皮羊脂球”、“艾草羊脂球”和山葵多姆奶酪等新品,“这些食材甚至中药材自身所带的植物香气能够很好地与奶酪相结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今,布乐奶酪坊已经累计研发了三四十款不同特色的“中西融合”奶酪。

  《全球及中国奶酪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奶酪市场自2015年起从始至终保持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是当下乳制品行业中增速最快的品类。2017至2021年增速更是达到了25%,市场规模从52亿元增长至131亿元,消费需求量开始上涨强劲。

  这一点从布乐奶酪坊的经历也可见一斑。自2014年开通淘宝店打开线上市场开始,“中国风的法式奶酪”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爱好美食、喜欢尝鲜的中国年轻人。刘阳表示,创业初期,布乐奶酪消费者的95%都是在华外籍人士,而如今,中国人占比已超越了外国人。

  “不过,虽然国人对于天然奶酪的认可度有所提升,但现阶段工业再制奶酪仍然占据市场的绝大部分”,刘阳坦言,“这与大家的饮食上的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对于起势较慢的手工天然奶酪行业,我们应该‘扫盲’,不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口味品质,奶酪文化都值得大家更多地去认知和了解。文化落地生根,才能让我们消费者对食物有归属感。”现在,布乐奶酪坊推出了由多种不同口味手工奶酪组成的盲盒,为“初阶”爱好者们增加了解奶酪的机会;刘阳还开通了微博、抖音和小红书账号,在经营奶酪坊之余,会时常更新美食制作和奶酪知识科普短视频;作为中法美食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他还不时受邀在法国文化中心等机构开展奶酪品鉴文化课程,吸引了众多感兴趣的中外人士。

  布乐奶酪坊今年的计划是在平谷区建一个1000多平米的小型奶酪工厂,产量再上一个台阶,“这样就能够触及更多的奶酪爱好者”,刘阳说,“如果能以社会影响力为手工天然奶酪行业未来的发展做一点贡献,那就再好不过了。”

相关新闻
    • 订阅号

    •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