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昨日 (12月23日) ,有网友在社会化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帖子,曝光了疑似
话题一发布迅速引起了大量关注,而后有媒体采访到该名网友潘女士,她称12月8日在广州山姆会员商店 (美林天地店) 的厕所间发现隔壁有人把东西放在地上,出于好奇凑近看了一下,没想到是在分装山姆的蛋糕。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照片,能够正常的看到在厕所隔间的地面上摆放着一份已分切好的蛋糕,旁边还配有一把专业蛋糕刀。
该网友称当时由于时间紧迫,她没有在厕所等到当事人出现就离开了,所以尚不能确定是当事人购买的蛋糕自行分装还是山姆代购分装。
有通过代购购买山姆分装产品习惯的人,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他们真的有很大的可能性被喂了无数口粑粑。
一是,山姆代购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在短视频、种草平台乃至电子商务平台上,有很多类似的山姆分装产品在销售,大多分布在在烘焙和零食这两个品类上。
二是,若是普通消费者,相信没有人会做出在厕所分蛋糕这种颠覆正常人类思维的行为。
明明可以在山姆的餐吧台上分,或是坐在商场的长凳上分,又或者回家后再分,可此人偏偏选了一个与美食最不能共存的场景去分。
12月23日,山姆美林天地工作人员表示会将此事反馈给公司,且强调目前没有收到关于此事的投诉信息,该工作人员同时指出,山姆坚决代购行为,对产品卫生很看重,建议消费者到门店直接购买商品。
经查询发现,该网友拍摄的照片和山姆热销的一款“焦糖饼干千层”十分相似。山姆会员商店App显示,该商品属于山姆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净含量为1KG,售价为89.9元,位列山姆“下午茶热榜”第二,商品评价数超1万条。
以山姆的爆款原味伯爵瑞士卷为例,一盒16片仅要59.8元,平均下来每片不到4元,这样的价格在街边随便一家烘焙店可能还买不到半个瑞士卷。
就拿这盒保质期只有3天的瑞士卷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一个3口之家,必须每人每天吃掉2片,且连续吃3天才能把它消耗完。
在山姆超市,映入眼帘的都是诸如此类的大包装产品,10寸大小的提拉米苏蛋糕、16个一盒的甜甜圈、18个装的牛角面包、两个头大的虾片、1KG的串收番茄、2.5kg*4的洗衣液……
从商家的角度看,大包装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包装、分装、运输、仓储等所有的环节的成本,为山姆在供应商面前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在消费的人端取得更高的性价比优势。
这种包装规模无疑更符合西方家庭的消费习惯,他们一般会有好几个孩子,他们习惯一次性在周末开车到城市郊区的卖场,采购半个月的生活所需。
但对于国人就没那么友好了。在国内,绝大多数都是小家庭,甚至是独居年轻人。
于是,在包装上坚持不妥协的山姆,等来了消费市场自主启动自适应能力,山姆代购应运而生。
山姆代购们游走在各大社交平台,甚至已经建立起了个人的“商业帝国” (私域顾客群) ,还发展出了很多“下游产业”,包括拼单、分装、带人进入卖场 (需要会员卡) 、乃至一些私人化定制的零食礼包。
对于那些没有独立包装的产品,在分装过程中其实存在不少隐患,诸如上面提及的“在厕所分装蛋糕”就暴露了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在相关话题评论区,也有网上的朋友表示,自己遇到过不靠谱的代购,东西掉地上了捡起来照样卖。
比较注重食安问题的消费者,则表示:“从来不买二次加工的分装食物,你永远不知道他的渠道和操作方式。”
对此,有代购表示,“我都是连着包装袋,直接装在泡沫箱里邮寄过去,一般都不会坏。”“大多都是直接邮寄的,你需要的话可以线个。”
代购分装食品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如未严格按食品安全规定操作、储存和运输环节有漏洞、多为无证经营等,且分装商品还可能涉及商标侵权。
在今年4月,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就发布了一起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分装山姆会员店“网红”食品、重新贴标签售卖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非诉审查案件。
据报道,某商家在购入山姆会员店食品后,标注虚假生产日期进行销售,最终被密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违法来得到的562.4元并处罚款5万元。
《互联网品牌官》在小红书上也发现有消费者吐槽代购以次充好、重新贴假标签等行为。
代购本就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生意,不排除某些不良代购为了攫取更丰厚的利润,选择走旁门左道。
因为市场确实存在需求,比如山姆尚未涉足的三四城市消费群体的需求,又或者是追求小包装的单身人士的需求,又或是不想办理260元/年会员卡但想体验山姆产品的需求。
只是不知道在见识过“厕所分装蛋糕”后,有从代购那儿购买山姆产品习惯的消费者,是否还下得去手?是否还下得去嘴?
跟胖东来严厉打击代购行为不同,山姆对于代购的态度一直很暧昧,它一边冠冕堂皇地说着对代购是严厉打击的,一边又放任代购跟普通会员消费者“抢货”。
若你在山姆超市碰见那些整箱整箱往购物车里搬货物,甚至一个人推着好几辆车结账的,不必感到惊讶,因为他们十之八九是代购。
按照山姆的会员细则,每人仅可注册一张山姆个人会员卡,但代购的手上往往持有几十张乃至上百张会员卡。
而这些代购就是山姆员工口中的“大客户”,他们与山姆门店之间建有一个“大单群”。
山姆某店的前员工曾透露,专门负责对接的员工会要求代购提前一天打电话去会籍办定货,正常情况下不会和普通会员“抢货”。
因为每家门店都会有销售任务,在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需要代购来带动营业额。
此外,一些临期的、不好卖的商品,就更加依赖代购清货了。出于礼尚往来,有特价商品的时候,内部工作人员也会通知他们。
店员还进一步补充道:“考虑到会员的消费体验,主管会安排我们在刚开门的时候接待代购拿货,早上一起来的代购有很多。”
代购的存在既有效解决了山姆的库存问题,换来销量与销售额的双双增长。与此同时,还能将山姆的产品输送到更多消费者手中,填补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空白,为山姆培育潜在用户。
但从长久来看,代购的存在必定会挤压普通会员的购物空间、影响普通会员的购物体验。若再加上时不时被曝出的“恶心”翻车行为,一直放纵代购的山姆也难辞其咎,引火烧身也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