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的特点,是粮、菜、饲、工业原料兼用的一种农作物。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中,马铃薯是餐桌上可食可菜的佐餐食物。那么,除了在厨房烹饪主食和菜肴外,你知道它还能用来做什么吗?
按照中国保健协会健康产品监督监测分会会长、北京食品学会副理事长徐峰的想法,马铃薯的全部功效和作用都应该加以开发,马铃薯可直接煮食,其汁液可以榨出、提炼加工成饮品,加工成的马铃薯生粉能作为原料用来加工即食主食、速食和休闲食品……所有你意想不到的马铃薯的潜在价值,徐峰都在努力让它成为现实。
从北京食品学会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一间工厂的实验室,徐峰不断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而实验室里琳琅满目的马铃薯制品凝结着他多年来的心血。2019年起,退休后的徐峰借用朋友的工厂实验室继续从事马铃薯有关问题的研究,而他与马铃薯结缘,要回溯到2016年。
2016年,马铃薯主食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纳入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作物,扩大种植培养面积,推进产业开发,延长产业链,打造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出于职业的敏锐度以及自己的专业性,当时作为北京食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徐峰开始将目光转向小小的马铃薯。
广泛调研后他发现,虽然我国马铃薯种植培养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具有强大的原料基础,但马铃薯生产、工艺流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我国马铃薯消耗以鲜食为主,只有少数贫穷的地方将马铃薯作为主食食用;由于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水分,故在存储、运送过程中损耗较大;我国的马铃薯加工率不到10%;由于马铃薯固形物含量低,出于能耗大等原因,现有全粉加工方式会导致马铃薯实现主食化面临原料成本比面粉高3~4倍、主食制品价格过高等问题。
徐峰到河北张家口沽源县马铃薯种植基地考察采收马铃薯(徐峰课题组常想拍摄)
虽然面临种种问题,但我国70%的马铃薯种植区域与深度贫穷的地方相结合,马铃薯相比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具有种植周期短、耐寒、节水、耐旱、耐瘠薄,适应能力强、产量高,且营养价值高的优点。多数贫穷的地方的农户将马铃薯种植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如果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得以大面积推行,将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
认识到这些,徐峰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我们能不能做便宜的马铃薯粉,他在心里暗暗想到。也许当时他并没有预料到,这颗希望的种子日后竟然渐渐生了根、开了花。
虽然我国马铃薯产量高,但想实现主食化,百姓的消费习惯需要转变。如果只是将马铃薯加工成薯条和薯片,那么百姓也许吃两顿就不会再吃了。我们想的是如何让马铃薯制品更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上的习惯,比如将马铃薯生粉加工成面条、馒头,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推进,徐峰说道。
有了想法,徐峰和团队开始从事马铃薯加工技术的研究。了解到传统的马铃薯粉工艺流程具有能耗高、极易带来环境污染的特点,徐峰团队创新性地在马铃薯生粉的工艺流程中采用非热加工技术,在保证马铃薯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降低了工艺流程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废弃物排放,实现了马铃薯生粉的绿色加工。
有了研究成果,徐峰及团队信心满满。他们开始为自己的技术寻找落地的下游企业。
2016年年底,当徐峰信心满满地带着成果到马铃薯全粉企业调研时,才发现干燥1吨全粉需耗用3吨标准煤,每吨500元,而应用该项技术后,企业也就能节省3吨煤钱,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依然太高,这对于下游主食企业来说吸引力较小,为技术落地带来了较大难度。
然而,他并没放弃。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及重新定位,他想到自己忽视了一项最重要的东西,马铃薯固形物和水的比例是2:8,水分含量如此之高,而非热加工工艺是可通过这个水资源的,如何将其更好地利用起来呢?
基于这一意识的转变,徐峰及团队改变研究方向,希望能够通过一物出多品的综合加工方法来提高马铃薯加工的附加值,以此来降低马铃薯粉的价格,铺平马铃薯主食化道路。
由于采用非热加工,在加工马铃薯生粉和淀粉时,马铃薯的汁液可制作果汁,也可用来提炼纯化水;提炼出的蛋白也可用作其他功效。徐峰了解到,马铃薯蛋白为完全蛋白质,由19种氨基酸组成,而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8%,与50%鸡蛋蛋白的含量相当,是目前可食用植物蛋白中表现较为突出的,这让团队重新燃起了希望。
按照徐峰及团队的设想,采用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后,马铃薯原汁可制作成具有保健功能的果汁,也可与其他水果果汁等配置饮料;而纯汁浓缩后,剩下的纯化水可当作高档饮用水,或用来泡茶等,甚至可作为水使用。
2017年,在北京市科协参与主办的京津冀科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第三届项目发布会上,徐峰团队研发的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首次作为重点项目发布,第二年又在张家口作为重点项目发布。截至2018年年底,该项技术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2017年,徐峰经北京市科协推荐,获得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称号。
按照徐峰及团队的估算,新型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产业化试验示范项目可实现年处理马铃薯6000吨、生产生粉1000吨、果汁2500吨、蛋白质30吨的目标。过程中涉及的上游产业将包括制粉车间、原果汁制备车间(原汁、浓缩汁、纯水)、发酵车间、蛋白质制备车间,下游产业将包括主食加工行业、功能饮料和纯化水行业、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等。此外,物流、仓储等周边产业也将得到良性发展。
这不仅将促进马铃薯产地的产业化、可持续化发展,也将推动当地经济结构的变化。徐峰及团队设想:技术落地后,预期会促进订单式农业的发展,实现应收尽收,保证农民利益最大化,以此来实现惠农的目标。
徐峰说:我们大家都认为,在马铃薯产区建立加工公司,不仅会促进就业,还有利于在当地发展产业,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实现产业脱贫。
此外,徐峰认为,技术落地后还将促进马铃薯生粉价格的降低,从而确保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推进。在此基础上,徐峰及团队甚至设想,马铃薯产地将会变身成为马铃薯特色小镇,聚集教育、旅游、文化创意等资源,打造产业带动发展的特色化小镇模式,形成示范效应。
虽然尚未落地,但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已得到部分地区政府及企业的关注。2017年9月16日,徐峰受邀参加全国科普日张家口市启动仪式,与相关领导、企业家就马铃薯深加工、马铃薯主食化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2017年10月10日,张北县政府主持召开了马铃薯综合加工组技术可行性现场会;2018年,在北京市科协的支持下,北京市科协领导与徐峰团队一道对贵州安顺进行了当地考验查证,并与当地政府及公司进行了技术转化的可行流。
作为技术转化促进机构的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也一直积极地推进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的转化。基于该项技术,天合中心为河北省张北县制订了马铃薯深加工创新示范区项目方案,旨在利用综合加工技术促进张北县从马铃薯种植大县升级为加工产品大县,促进当地马铃薯从农产品升级为工业原料,促进当地马铃薯种植户从一产业就业升级为二、三产业就业;与此同时,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徐峰还希望进一步促进非热加工专利技术的发展。一旦落地,我们大家都希望能成立自己的产品非热加工实验室,降低农产品生产能耗,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徐峰信心满满地说道。
从2016年起,徐峰便一直走在马铃薯综合加工的道路上,虽然道路漫长,但他永不止步,一直信心满满地向着希望前行。
当问及他为何能够如此坚持,他只是笑笑说道: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理想和坚持,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撰文/记者 贾朔荣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探索人工智能新型安全挑战与创新应用赋能——学会服务365TALK品牌沙龙走进瑞莱智慧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将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棱蜥新种命名为招龙棱蜥(Tropidophorus vongx),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学》(Zootaxa)。
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是一首“无心插柳”之作,也是足以载入中国乐坛史册的曲谱。
8月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在海南岛东南海域发现的陵水36-1气田新增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评审备案,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勘探过程中实现了海洋油气勘探理论领域的创新,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有明确的目的性部署实施16项重点任务,其中“双碳”标准重点任务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8项。
“安全认知,日见清晰;安全研究,路阻且长;安全行业,大有可为;紧跟创新,保障发展……”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的一番总结,折射了AI(人工智能)时代安全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现状。
8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对于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上述负责人解释,目前,在运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31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与现有训练范式不同,我们摒弃了反向传播,另辟蹊径,构建了光神经网络的对称传播模型,仅用光学系统的前向传播就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光训练。
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基于科学突破,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科学正在开辟、引领新产业方向;产业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更加迅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深层次地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依赖新型基础设施,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就能快速地发展成为通用基础技术,快速重塑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
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台风过境时,沿海港口和航道是重点受影响区,需加强对港口码头、航道及航道设施的安全监管。
雄安站是近些年铁路客站中首例建成的拉开站场,在站房中心位置形成光廊。雄安站对各系统设备做统筹,首次结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大型枢纽客站能耗管控。
北京时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机器人作业,离不开人工精准操控。上升、平移、张爪、安装……半空中,机器人的“手臂”和“手爪”在高压线上轻快地“舞动”。
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等挑战,如何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对人类有意义且有市场价值的物质?人工合成淀粉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尝试。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能光伏技术正快速地发展,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非常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
对于医学院校而言,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新医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增强系统观念和前瞻思维,把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要求下,学科交叉研究成为促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举措。
在众多锂电池阳极材料中,锂金属阳极因其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而受到持续关注。